農業農村部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重點實驗室2025年度開放課題指南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為農產品加工學科群所屬綜合實驗室,依托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產品加工工程研究所建設。實驗室以糧油和果蔬產地初加工為重點,圍繞采后生理學、農產品加工與貯藏、食品科學與營養等三大學科領域開展相關技術與裝備研究。按照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要求,現面向國內外同行發布本實驗室2025~2026年度開放課題指南。有關事宜公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部級重點實驗室專項支持資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指導下,為落實實驗室“十四五”發展目標,促進相關學科交叉融合,提升實驗室的科研水平、服務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圍繞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設置。
二、支持方向
重點安排符合行業發展需求、生產實際中迫切需要解決、創新性強的應用基礎研究課題。申報內容不得與其他國家或省部級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復。本年度重點考慮以下4個方向:
1.油料干燥過程中裂紋的形成機制與影響因素研究。針對油料干燥過程中產生裂紋影響油料品質問題,深入研究裂紋的形成機制,裂紋產生與物料的化學成分、微觀結構以及干燥工藝之間的關系,剖析關鍵影響因素,提出減少油料裂紋的干燥工藝優化方案。
2.高溫熱泵梯級除濕供熱技術研究。針對非高溫高濕區,熱泵cop值低,自然環境下升溫難問題,研究中部、北部地區熱泵周邊環境的余熱回收利用、梯級升溫及除濕干燥技術,提出中部、北部地區熱泵快速升溫成套技術方案。
3.高值生鮮果品植物抑菌物質開發與應用。圍繞高值生鮮果品電商流通保鮮包裝需求,篩選新型植物抑菌物質,明確抑菌效果和適用范圍,研究提出適宜應用方式。
4.果蔬生防抗菌劑改性研究。針對生防抗菌劑噴施過程中,不易附著、不易成膜、成膜后易“起皮”等問題,研究其水劑形態使用過程中,改善附著性、成膜性、均勻性、柔性、釋放性、穩定性等安全適用技術,明確噴施后保鮮效果,提出水生防抗菌劑水劑施用時的改性技術方案。
三、申請人條件
1.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和其他單位凡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或博士學位的科研人員,均可申報。
2.聯合申報。申請人應保證開放課題研究所需要的時間投入,并與本實驗室研究人員開展合作研究,聯合申報。
3.本實驗室未結項開放課題的人員不得申請本年度開放課題。
四、申報注意事項
1.開放課題實行課題負責人負責制。課題負責人領導課題組成員按時完成科研任務,接受本重點實驗室的相關管理和監督,以及與課題相關事務的處理。接受重點實驗室組織評審委員會的立項答辯、中期考核(可函評)和結題審核等事宜。
2.開放課題研究期限為1年。
3.開放課題經費及使用。根據研究內容,每個課題經費支持額度約3萬元。開放課題經費開支范圍: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差旅費、勞務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等。
4.開放課題所獲成果知識產權雙方共享,包括至少1篇SCI(EI或SSCI)論文,不限于其他文章、專利、專著和研究報告等。論文單位署名要求注明本重點實驗室名稱(實驗室中英文標注為:農業農村部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重點實驗室,Key Laboratory of Agro-Products Primary Processing,Academy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MARA,P.R China),鼓勵合作申報技術專利等知識產權。
5. 結題要求項目負責人需提交《課題驗收報告》,同時完成考核指標SCI收錄論文1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為重點實驗室在編人員。
五、申報程序
1.申請人根據本指南公布的資助方向進行選題,通過網站(http://www.nndyhmc.com//)下載并填寫課題申報書。
2.申請受理截止日期為2025年11月14日(以當地郵戳為準)。
3.申請書紙質版(加蓋單位公章)一式三份請郵寄至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41號)孫靜收,申請書電子版(PDF)請發送至電子信箱:cynthiasj@163.com。
4.實驗室將于11月中旬組織專家評審,并確定資助名單。
5.其他相關事宜另行通知。
實驗室聯系人:孫靜,010-59197358
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重點實驗室
2025年10月29日
附件1:2025年度農業農村部產地初加工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報書-模板.doc
附件2:2025年度農業農村部產地初加工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開放課題申報登記表.xls




